首页!博猫游戏娱乐挂机!首页1、由于铝管在空气中极易氧化,其氧化层为薄膜疏松多孔结构,抗腐蚀及耐磨性能差,在介质的不断冲刷腐蚀情况下会造成管道穿孔,导致铝管寿命下降。
2、铝管阳极氧化能够提高铝管产品的耐腐蚀性、表面硬度和耐磨性。阳极氧化是指在适当的电解液中,以铝管作为阳极,在外加电流作用下,使其表面生成氧化膜的方法。通过选用不同类型、不同浓度的电解液,以及控制氧化时的工艺条件,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性质、厚度在几十至几百微米的阳极氧化膜。
1、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,而提供一种铝管内外径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。
5、在脱脂槽内加入一半体积的水,然后加入体积比为4%-7%的酸性脱脂剂,搅拌5min,再加水至规定体积,搅拌均匀后得到脱脂液,将待处理的铝管加入脱脂液中进行常温浸渍脱脂,脱脂完毕后进行第一次水洗;
7、在酸洗槽内加入一半体积的水,然后在搅拌下加入酸洗剂,再加水至规定体积,得到浓度为80-160g/l的酸洗液,将待处理的铝管加入酸洗液中进行酸洗,酸洗完毕后进行第二次水洗;
9、再碱洗槽内加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,得到碱洗液,将待处理的铝管加入碱洗液中进行碱洗,碱洗完毕后进行第三次水洗;
11、将电解液加入电解槽内,将处理后的铝管以及阴极棒放置在电解槽内,铝管放置在可调支架上,并将铝管与电源的阳极连接,将阴极棒与电源的阴极连接,电解氧化过程中,在电解槽内设置有均温装置、搅拌装置,防止局部电解液温度过高、电解液不均匀,电解结束后,取出铝管,进行第四次水洗;
13、将铝管浸泡在封孔液中一段时间,使得封孔液进入氧化膜孔洞内部,填满孔洞,形成致密的保护层,取出铝管,进行第五次水洗,水洗后晾干。
16、可调支架包括支撑板,支撑板底部通过若干支架支撑在电解槽底部,支撑板上两侧对称开设有若干定位孔组,对应的定位孔组内插装有定位杆,铝管竖直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两个定位杆之间,支撑板中部开设有贯穿孔。
17、均温装置包括三根均温棒,均温棒内部填充有相变介质,其中一个均温棒位于铝管内部,另外两个均温棒位于铝管外部且底部设有支撑柱,支撑柱支撑在电解槽底部,三个均温棒顶部固定有连接横杆。
18、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可调支架下方的搅拌轴,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叶,搅拌轴连接有搅拌电机。
19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:本发明能够更加适配不同直径铝管的表面处理,处理过程中电解液更加均匀,温度更加稳定,能够提高铝管阳极氧化的处理效果,产品质量更好。
2.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管内外径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,其特征在于,步骤s1脱脂预处理的时间为2-10min,温度为20-30℃。
3.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管内外径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,其特征在于,步骤s2酸洗预处理的时间为3-6min,温度为25-50℃。
4.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管内外径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,其特征在于,可调支架(5)包括支撑板(51),支撑板(51)底部通过若干支架(52)支撑在电解槽(2)底部,支撑板(51)上两侧对称开设有若干定位孔组(53),对应的定位孔组(53)内插装有定位杆(54),铝管(1)竖直放置在支撑板(51)上且位于两个定位杆(54)之间,支撑板(51)中部开设有贯穿孔(55)。
5.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管内外径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,其特征在于,均温装置(6)包括三根均温棒(61),均温棒(61)内部填充有相变介质,其中一个均温棒(61)位于铝管(1)内部,另外两个均温棒(61)位于铝管(1)外部且底部设有支撑柱(62),支撑柱(62)支撑在电解槽(2)底部,三个均温棒(61)顶部固定有连接横杆(63)。
6.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铝管内外径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,其特征在于,搅拌装置(7)包括设置在可调支架(5)下方的搅拌轴(71),搅拌轴(71)上设有搅拌桨叶(72),搅拌轴(71)连接有搅拌电机(73)。
7.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铝管内外径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,其特征在于,电解槽(2)内设有温度计(8)。
8.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管内外径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,其特征在于,电解槽(2)侧壁下端设有排液口(9)。
本发明是一种铝管内外径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,具体步骤为:S1、脱脂预处理;S2、酸洗预处理;S3、碱洗预处理;S4、阳极氧化:将电解液加入电解槽内,将处理后的铝管以及阴极棒放置在电解槽内,铝管放置在可调支架上,并将铝管与电源的阳极连接,将阴极棒与电源的阴极连接,电解氧化过程中,在电解槽内设置有均温装置、搅拌装置,防止局部电解液温度过高、电解液不均匀,电解结束后,取出铝管,进行第四次水洗;S5、封孔后处理。本发明能够更加适配不同直径铝管的表面处理,处理过程中电解液更加均匀,温度更加稳定,能够提高铝管阳极氧化的处理效果,产品质量更好。
设计和制备新能源电极材料研究材料在氢气、氧气、二氧化碳等能源小分子电催化转化中的应用,通过先进表征手段和理论模拟计算理解催化位点和反应机理,力图发展几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电催化剂材料。
多酸团簇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性能研究与计算模拟,主要包括: 1.多酸团簇-无机晶核共组装进行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与二氧化碳还原; 2.低维多孔材料的结构与催化性能的研究。
低维纳米材料(纳米颗粒、纳米线/管/框/片、二维材料)的电子显微分析以及基于电子显微分析结果的先进能源材料设计、制备和器件应用。
新能源材料设计、合成及应用研究。主要包括:1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、电催化分解水制氢等;2原子界面电极材料的制备及能量转换技术研究。